酒业信息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意见(吉政发[2008]27号)

时间: 2023-02-21 来源: 吉林省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
食品工业是为社会提供积累最高、吸纳城乡就业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广的一个工业门类。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布单位
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08-09-03 生效日期 2008-09-03
有效性状态 现行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暂无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食品工业是为社会提供积累最高、吸纳城乡就业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广的一个工业门类。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食品工业是我省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工业。 “十五 ”以来,我省食品工业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着力发挥农畜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优越的比较优势,投资290亿元建设了108个重大项目,壮大了企业规模,提升了加工水平,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07年,全省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6。5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3。25%,占全部轻工业的59%;实现工业增加值255。7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3。65%,占全部轻工业的56%。建成了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87个。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发酵酒精和赖氨酸居国内首位,葡萄酒和冷冻饮品居第4位,鲜冷藏冻肉和速冻米面食品居第5位,碳酸饮料居第7位,大米居第8位,白酒居第10位。培育了一批名牌产品。长白山牌葡萄酒、德大牌火腿肠和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大成牌饲料级赖氨酸、通化牌葡萄酒、泉阳泉牌矿泉水、YDC牌玉米淀粉等12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46个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有29个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部分研发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进入 “十一五 ”,全国迎来了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2007年我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国食品工业新布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我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全省工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食品工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工业结构,增强抵御经济风险能力。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有 利于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全民创业,扩大城乡就业。因此,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尽快把我省农畜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之需。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我省的生态环境和食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大品牌和高新技术,推进食品工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打造品牌。实现做大做强食品工业的目标,争取早日跻身食品工业大省和强省行列。

  (四)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省玉米深加工量控制在1200万吨,大豆加工量控制在200万吨,畜肉加工量达到360万吨,禽肉加工量达到130万吨,鲜奶加工量达到90万吨,长白山生态食品总产量达到600万吨。确立粮食深加工业和畜禽乳深加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形成独特的长白山生态食品产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8%;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27%;利税总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0%。

  三、发展重点

  依托丰富的农畜资源、独具特色的长白山可食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三大主导产业,做强粮食深加工业、做大畜禽乳深加工业、做响长白山生态食品产业。发展三大主导产业,要突出重点,形成突破。

  (五)食品添加剂产业。重点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食品添加剂产业,提高玉米综合加工利用水平,在稳步推进玉米淀粉产量到合理规模的基础上,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下游产品。

  糖类重点发展全糖粉、果葡糖、高果糖浆(重点是55高果糖浆)、结晶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等产品。酸类重点发展氨基酸和有机酸,主要包括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精氨酸、颉氨酸、琥珀酸、L-乳酸等产品。

  变性淀粉类重点发展食用、医用、采油用、造纸用、纺织用等特种变性淀粉,主要包括淀粉磷酸酯、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羟乙基淀粉、予糊化淀粉等产品。

  化工醇类重点发展山梨醇、多元醇(重点是乙二醇、1,3丙二醇)等产品。酶制剂类重点发展纤维素酶、液化酶、糖化酶、饲用酶制剂等产品。到2011年,玉米淀粉深加工比重由目前的40%提高到80%,行业重点企业原料利用率达到97%以上,将我省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玉米深加工基地。

  (六)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充分发挥长白山矿泉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水产品。

  丰富长白山矿泉水产品品种。在原味不含气矿泉水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天然含气、加气、加味矿泉水产品;在普通饮用矿泉水的基础上,增加饮茶专用、煲汤专用、煮饭专用、化妆保湿专用等矿泉水产品以适应不同用途,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

  打造长白山矿泉水国际知名品牌。加快推广统一地理标识,不断扩大名山出好水的社会效应,经过5-10年的奋斗,将长白山矿泉水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实施 “百万吨长白山矿泉水开发工程 ”。按照国际先进企业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到2011年,长白山矿泉水产能要达到400万吨,将长白山矿泉水建成我省重要新兴优势产业。

  (七)优质粮食精加工产业。突出我省粮食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内涵,重点发展以玉米、大米、大豆为原料,可直接食用的终端食品和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食品。

  玉米终端食品重点发展速冻玉米、玉米主食肠、玉米方便粥、玉米纤维食品等早餐、休闲食品。要重点扩大我省在鲜食玉米生产上的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11年,鲜食玉米产量要达到30亿穗。

  大米加工业重点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等精米加工新产品和米蛋白、米糠营养油、米糠多糖、膳食纤维以及 γ-谷维醇等综合利用米糠的功能食品。到2011年,全省大米产量要达到320万吨,在国内创立和叫响 “吉林大米 ”品牌,将我省建设成 为全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大豆加工业重点发展利用现代工业技术生产的新型传统豆制品,大豆色拉油、营养调和油和风味油等油脂产品,磷脂、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异黄酮、皂甙、维生素E等深加工产品和大豆功能食品。到2011年,全省大豆加工量要达到200万吨。

  (八)绿色肉、乳、蛋加工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加快绿色肉、乳、蛋原料基地和深加工能力的建设。

  肉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和可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积极推进中式肉制品的工业化步伐,扩大低温肉制品和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到2011年,全省肉制品加工量要达到490万吨,供应大中城市的肉制品中鲜、冻分割肉要占90%以上,熟肉精制品要占到50%。

  乳制品加工业要走多品种、高附加值之路,进一步扩大产品规模,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加工深度,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乳粉、酸奶、干酪、奶油、功能性乳制品等产品。到20年,加工鲜奶量要达到90万吨,深加工产品达到20万吨。

  蛋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全蛋粉、蛋黄粉、蛋清粉等食品添加剂、禽蛋营养品以及免疫球蛋白等到高附加值产品。到2011年,加工蛋品量要达到50万吨。

  (九)优质酒精和白酒制造业。充分利用多种原料发展发酵酒精工业和白酒制造业。

  发酵酒精工业重点发展燃料乙醇、食用酒精、医用酒精。

  燃料乙醇工业要在稳定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展以秸杆等替代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到2011年,燃料乙醇产量要控制在80万吨。

  食用酒精工业要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优级酒精,扩大吉林优质酒精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影响力,到20年,食用酒精产量发展到65万吨,打造3-5个在全国叫响的优质食用酒精品牌。

  医用酒精重点发展无水酒精。到2011年,医用酒精产量发展到5万吨。

  酒精工业除发展主产品外,还要加强对二氧化碳、玉米蛋白、纤维饲料、玉米油等副产品的回收和利用,提高原料综合利用水平。到2011年,全省发酵酒精生产规模控制在150万吨,确立我省发酵酒精在国内的优势地位。

  白酒工业。通过加强与国内名酒企业的合作,积极发展 “大酒精、小固体”的新工艺白酒,不断提高白酒品质,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一批我省优质、特色白酒品牌。到2011年,白酒产量要发展到20万吨,集中形成3-5个国内知名品牌。

  (十)优质烟草制品业。充分发挥我省优质烟叶资源优势,重点抓好烟叶基地建设和联合重组壮大龙头企业工作,扩大生产规模,将烟草制品业做大做强。

  重点发展中式卷烟低害品类。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焦减害新技术,发展低焦油、低烟碱、低一氧化碳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一、二类产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

  做大自主品牌。重点做大进入国家名优产品名录的长白山牌卷烟品牌。通过争取国家计划和在境外投资建厂,大力拓展长白山牌卷烟的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覆盖水平。到2011年,全省烟草制品业产量要突破100万大箱,其中一类产品比重要由目前不到2%提高10%。

  (十一)绿色营养饮品制造业。充分利用长白山浆果、坚果等特色资源和粮豆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突出、营养丰富的绿色、生态、功能性饮品。重点发展长白山山果饮品和粮豆加工饮品。

  长白山山果饮品主要发展利用山葡萄、五味子、越桔等长白山天然浆果资源和红松果仁等长白山坚果资源加工生产的果汁类、果酒类、果茶类、果酱类系列产品。

  长白山山果饮品要重点在长白山山葡萄酒产业上形成突破。

  要充分利用现有山葡萄酒企业形成的产业和市场基础,提升干红酒质量,扩大甜红酒生产规模,突出长白山山葡萄特色风味,发挥行业的集聚效应,迅速做大这一特色产业。到2011年,全省长白山山葡萄酒产量要突破10万吨。到2011年,全省长白山山果饮品产量要达到100万吨。

  粮豆加工饮品要利用我省玉米、大米、大豆以及丰富的杂粮杂豆资源生产加工玉米浆、绿豆沙、花生乳等特色营养饮品。到2011年,粮豆加工饮品达到50万吨。

  (十二)长白山保健食品产业。以做响长白山品牌为突破口,充分利用长白山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珍特产类可食资源, 突出生态、绿色、营养、健康理念,大力发展以保健食品、旅游食品为特色的长白山保健食品产业。发展保持天然原味的保鲜长白山蕨菜、薇菜、刺嫩芽等山野菜加工产品。深度开发林蛙、人参、鹿、红景天、蚕蛹等特色资源,重点发展保鲜、蜜片、口服液、粉剂、胶囊等系列营养和保健食品。发展长白山黑木耳、松茸等特色菌类的深加工制品、保鲜制品等。到2011年,全省长白山保健食品产量达到100万吨,创建全国保健食品大省。

  (十三)特色方便食品业。满足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顺应 “方便、快捷、营养、健康 ”的食品消费趋势,充分利用我省的特色资源,积极应用保鲜、冷冻干燥、微波灭菌、生物工程、仿形等先进技术,加快发展方便米饭、方便面食制品和菜品半成品加工等方便食品。

  方便米饭要加强对方便米饭不同工艺路线的探讨和研究,重点改进复水技术、保鲜技术等技术难题,加强配菜的选择,增加方便米饭适口性,提高产品质量。

  方便面食制品要在做好现有普通方便面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玉米方便面、杂粮方便面等特色方便面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发展主食面包、糕点等各种方便主食品,提高餐桌面食制品的工业化程度。

  菜品半成品加工产品要充分利用大型超市的冷链销售体系,积极开展菜品半成品和配餐、佐餐食品的加工和销售,发展微波食品和 “一炒得 ”、“一冲得 ”类型的产品,提高家庭厨房制作的方便程度,丰富餐桌营养。

  (十四)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业。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有利时机,立足技术创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适用技术,加快发展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业,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工业的装备和包装水平。

  食品机械重点发展适应我省食品工业产业特点的特种设备和进口配套设备。

  特种设备重点发展节能干燥设备、连续高效分离与浓缩设备、超低温冷冻冷藏设备、新型杀菌和包装设备等玉米深加工和长白山生态食品加工专用的特种加工设备。

  进口配套设备重点加强对已引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改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实现技术装备本地化,积极发展先进技术工艺集成和设备成套能力。

  食品包装业重点加强对食品包装技术、包装新材料的引进和开发,鼓励有条件大企业,建立设计中心,使包装设计与国际潮流接轨,提高本地包装企业技术水平和为食品工业的配套能力。

  四、主要政策措施

  (十五)积极推广 “生态效益型 ”科学发展模式。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模式推动食品工业实现工业的新型化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我省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努力突出食品工业的绿色、生态内涵,并加强对这种特色的宣传,使我省食品工业在业态形象上更加绿色、生态化。要在行业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发展模式,通过节能减排和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将环境建设、原料基地建设和食品工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借重、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以优越的环境发展优异的原料,以优异的原料制造优质的产品,以优质的产品创造优良的业绩,以优良的业绩更好地保护优越的环境,充分发挥食品工业发展的生态效益。

  (十六)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卫生标准体系。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卫生标准体系的建设,要积极扩大我省在食品标准制定上的主导权,尽最大努力争取部分行业以我省为主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积极开展吉林特色食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和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尽快制定食品行业的地方标准,并使之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加快打造有吉林特色的、先进的、国际化的食品标准体系。食品企业要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贮运,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

  (十七)实施品牌战略和市场战略。要着力强化和发展食品工业的骨干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大企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迅速提高食品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辐射力、竞争力强的知名食品企 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潜在消费群体。要将地域环境、资源优势与产品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吉林特色的和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工业优势产品和著名品牌,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加速形成我省食品工业名牌产品的群体优势。到2011年,再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创一批驰名商标,并力争有2-3个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要加强行业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食品企业到境外设点办厂,开发利用境外原料资源,推广食品工业产品,扩大企业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加快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和标准化的物流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食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全球采购、出口、营销和售后服务。要加强对外向型企业的引导、支持和服务。有关部门要加强同国外、省外行业部门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行业对外合作平台建设,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必要的延伸服务。积极组织支持企业参加国际食品展会等行业交流活动,推进食品企业对外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十八)加强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推进食品标准化认证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食品企业开展ISO9质量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建立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质量安全体系,推广食品行业良好作业规范。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农业种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重点环节的监管,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的检测资源作用,实现检测信息共享,形成企业自检、行业自律、部门监督抽检的覆盖全面的检测体系,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十九)加快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生态、环保型食品工业加工区,为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外向型食品工业加工区,承接国际知名食品企业生产基地转移。食品园区建设要坚持技术高新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环境生态化,努力生产出一流产品。要调整产品结构,由粗加工转变为精深制造,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对于各食品工业加工区,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开发办、省国土资源厅、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以及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地和园区建设的产业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等方面对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认真落实税收、投融资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十)搞好原料基地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一批专业化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企业与基地紧密型生产关系。通过联合、租赁等方式,稳定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确保原料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对企业直接兴办原料基地予以适当补贴,推动原料生产专业化。重视食品工业原料品种特别是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逐步使基地建设走向专业化。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加工企业与合作组织的联合与协作,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到原料主产区建立跨区域的基地。

  (二十一)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行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紧密结合,加强食品工业企业家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强化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采用技术入股、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以资本为纽带,建立 “产学研 ”紧密结合型的行业研发中心,解决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技术组装和技术配套等系统问题。跟踪研究国际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从根本上改变我省食品工业设备陈旧和技术、管理落后的状况。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食品工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

  (二十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食品工业专项资金,以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扶持食品工业重大项 目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之间重组并购。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补助费等省级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适当向食品工业倾斜,扶持我省食品工业加快发展。

  (二十三)改善投融资环境。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融资信用环境。要鼓励现有的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扶持。充分利用已有的吉林省银企保对接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食品骨干企业和优势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对于重点企业,金融部门在授信规模、审贷、放贷上要给予支持,担保公司要加强担保服务。要鼓励和支持有基础、符合条件的食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

  (二十四)建立食品工业发展协调促进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高度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将其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全省形成有力的食品工业发展协调促进机制,今后,全省食品工业的发展由省政府分管领导负总责,重点抓。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食品工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对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要针对食品工业的各主要门类和发展特点,逐个及时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和地方法规,加快形成门类齐全的地方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依法促进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省食品工办的统筹协调职能,充分做好食品工业发展的规划、组织、服务和协调工作。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环保局、省中小企业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共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各市(州)、县(市)也要明确领导责任,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食品工业推进机制。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食品工业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按照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促进食品工业早日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八年九月三日

 标签: 食品工业 农业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