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信息网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皖政办〔2011〕28号)

时间: 2023-02-21 来源: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核心提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单位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皖政办〔2011〕28号
发布日期 2011-04-11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未知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备注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目标,努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实现六大转型:一是技术升级转型,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型;二是产品结构转型,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三是产业布局转型,由龙头企业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型;四是规模效益转型,由外延式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型;五是发展方式转型,由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集约式发展转型;六是营销业态转型,由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商业业态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主要目标(概括为“671”)。“6”:全省培育60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其中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达到20个。“7”: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年递增20%左右。“1”: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年递增20%左右。
 
  ——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大幅提高,积极承接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国内外产业转移,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新时期发展的直接动力。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目前的1.2U1提高到1.5U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初加工以上)和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农产品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明显提升,农产品购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壮大,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度大幅递增,由每年6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市场更加多元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更加优化,根据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大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龙头企业联结带动农户比例由目前的55%提高到80%左右,广泛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幅提速,培育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农产品,省级品牌达到700个,全国知名品牌达到50个。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建立农民收入内生增长机制,加快城镇化步伐,增强县域经济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
 
  二、主导产业发展重点与区域布局
 
  (一)粮食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1700亿元,建成优质原料基地5000万亩,形成粮食加工能力300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6家,超20亿元的10家,超10亿元的20家。粮食加工业产值与粮食总产值之比达1.3U1,粮食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比例达65%。
 
  ——发展重点。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通过以粮食精深加工技术、低碳生产技术、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提升粮食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培育、整合、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主动承接粮食加工业产业转移,依托已有的粮食产业园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提升粮食精深加工能力。以稻米加工和小麦加工为重点,开发生产多品种、多档次粮食制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建设和完善粮食加工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检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实现我省粮食加工业由注重“总量扩张、初级加工”向重视“技术创新、精深加工”转变,由“注重资源优势、速度规模”向“重视食品安全、质量效益”转变,大幅提升粮食加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原料质量,保证原料供给。大力发展配制米、营养米和小包装米生产,提升精制米生产能力与档次。积极开展方便米制食品、专用米制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提升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水平。大力开展水稻秸秆、稻壳、碎米、米糠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提升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力。建立健全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提升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重点发展现代稻米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稻米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年产10万吨以上精制米生产项目、年产1万吨以上配制米、营养米或有机米生产项目、年产5万吨以上淀粉或糯米粉生产项目、年产1万吨以上方便米制食品开发项目、年产1万吨以上专用米制食品开发项目,以及稻米加工技术改造项目、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等。
 
  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原料质量,保证原料供给。突出专用面粉、工业化主食、速冻方便食品以及饼干烘焙食品等4个发展重点,开展高端营养面粉、小麦谷朊粉、淀粉及其生物转化制品、DDG饲料等生产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开发,显著提升小麦的高值化加工水平。开发适销对路的多种食品专用粉、营养挂面、方便面、速冻面团、冷冻面、鲜切面、调理快餐面等产品,扩大饼干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开展小麦加工副产品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提升麦胚、麸皮和系列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率。鼓励骨干面粉企业与小麦主产地、粮食储备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打造名牌产品,提升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重点发展现代小麦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小麦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年产20万吨以上专用面粉生产项目、年产2万吨以上面条或速冻食品生产项目、年产1万吨以上面制食品(方便面、饼干等)开发项目,以及小麦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等。
 
  ——区域布局。引导优势粮食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尤其要向我省优质水稻、专用小麦等全国粮食生产基地附近集聚,不断壮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的重点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
 
  稻谷加工区域重点布局在合肥、安庆、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六安、芜湖、池州、淮南等市。在六安、巢湖市发展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稻米加工产业集群2个,在南陵、庐江发展年产值超50亿元的稻米加工产业集群2个,在怀远发展年产值超50亿元的糯米加工产业集群1个,在合肥、巢湖、宣城、安庆等地建设年产值超20亿元的稻米加工产业集群4个。
 
  小麦加工区域重点布局在宿州、亳州、阜阳、蚌埠、滁州、淮北、六安等市。在淮北和沿淮地区小麦种植优势产业带,打造淮河流域粮食主体功能区,淮北地区种植强筋小麦,沿淮、江淮之间种植中筋、弱筋小麦。在萧县、亳州市谯城区发展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小麦粉加工产业集群2个,在濉溪、凤阳发展年产值超50亿元的小麦粉加工产业集群2个。
 
  (二)油料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300亿元,建成优质原料基地1000万亩,形成油料加工能力50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超10亿元的5家。油料加工业产值与油料总产值之比达到1.3U1,油料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比例达到40%。
 
  ——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手段,整合资源,提高油料加工精深度和附加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食品安全。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产“双低、高油”油菜籽生产,提升原料品质,保障原料供给。提升油料精深加工技术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低温冷榨、挤压膨化、低温浸出、脱溶、物理精炼等制油新技术,重点研发以低温冷榨植物蛋白生产高效饲料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新设备、新工艺和低碳生产技术,建立健全油料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壮大油料加工业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油料加工业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油料加工产业集群,提升油料精深加工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多品种、多档次油料制品,以菜籽油为主,积极开发生产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茶籽油、芝麻油和稻米油,重点开发生产一级油、二级油、调和油、专用油和营养保健油,加强菜籽饼粕、皮壳、油脚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油脂植物蛋白、脂肪酸、脂肪醇、皂甙、甘油、卵磷脂等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现代油料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油料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年产50万吨以上精炼油综合开发项目、年产30万吨以上菜籽油生产项目、年产10万吨以上大豆油生产项目、年产5万吨以上玉米胚芽油生产项目、年产2万吨以上茶籽油生产项目、年产1万吨以上稻米油或芝麻油生产项目,以及油料加工技术改造项目、油料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等。
 
  ——区域布局。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尤其要向全国优质油菜产业带集聚,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是区域布局的重点。在滁州、六安、巢湖、安庆、芜湖、合肥、宣城、池州市等全国优质油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大型油料加工企业。在六安和巢湖等地建设年产值超50亿元的油料加工产业集群2个。
 
  (三)畜牧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1200亿元,肉蛋奶产量630万吨。培育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4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50亿元的5家,超20亿元的6家,超10亿元的12家。
 
  1.肉制品。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肉类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关键配套产业,支持企业开展重点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通过HACCP、GMP等认证,实现肉制品的洁净化加工和安全可追溯。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研究开发安徽地方传统畜禽制品现代化加工过程中的工业化冷风技术、发酵增香技术、风味稳定化技术等。
 
  ——区域布局。安徽北部,在牛、羊、生猪规模化养殖基础上,主要在阜阳、宿州、淮北市和蚌埠市怀远县、亳州市蒙城县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屠宰及肉产品深加工项目。安徽中部,重点在合肥市的肥东、肥西和长丰县发展生猪、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安徽南部,重点在宣城市及安庆枞阳、太湖发展家禽屠宰、分割、熟食等系列深加工项目。
 
  2.蛋制品。
 
  ——发展重点。支持在安徽南部发展全国领先的蛋制品加工产业集群,建立1—2个加工园区。引进世界一流的加工技术,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继续加强禽蛋保鲜、强化营养蛋生产、蛋有效活性物质提取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培育安徽省专业性蛋制品品牌。
 
  ——区域布局。安徽南部,以宣城市为中心发展蛋制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分布在宣城市宣州区及广德、郎溪,以及铜陵市、南陵县,以分级鲜蛋为主。安徽中部,以合肥市为中心生产各种以蛋为原料的食品,重点分布在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3.乳制品。
 
  ——发展重点。强化乳源基地建设与饲料基地建设,严格执行新的国家乳业标准,在乳业产业链中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制度上杜绝类似三聚氰氨事件。加强乳制品技术攻关,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大力发展新型乳制品加工技术、乳牛胚胎移植产业化技术、优质乳牛育种技术、乳制品精深加工技术。培育乳制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区域布局。主要布局在马鞍山、合肥、淮南和六安市,其服务市场是合肥经济圈以及辐射长三角地区。
 
  4.蜂制品。
 
  ——发展重点。发展养蜂生产,形成种蜂培育、蜜蜂饲养、蜂产品深加工、蜂具(加工)聚集的产业带。加强蜂产品功能因子研究,重点进行功能因子的提取、合成、分析、检测、功能评价等,拓展蜂产品的开发深度和范围,提高蜂产品的附加值。开展蜂花粉开发利用研究,采用高科技手段,对花粉进行破壁,开发以抗衰老功能为主的蜂花粉核酸制品。
 
  ——区域布局。安徽南部,重点在黄山、宣城市发展蜂产品系列深加工项目。
 
  (四)水产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150亿元。培育2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4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00个,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1个,10亿元以上企业8个。
 
  ——发展重点。集中力量研发鱼糜及模拟食品加工技术、冷藏保鲜技术、t鱼加工技术及虾蟹加工烹饪技术,开发淡水鱼专用加工设备。引导企业加强全程质量控制,重视品牌培育,开发鱼类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开拓出口渠道。
 
  ——区域布局。沿江地区的芜湖、马鞍山、宣城市,重点发展名特优淡水鱼和加工产业集群,铜陵等为重点发展大口鲶鱼类良种繁育基地,环巢湖水产品加工及渔具制造集中带,主要包括环巢湖地区及庐江县、无为县等,培育环巢湖水产品加工及渔具制造产业集群。在安庆、池州、六安市重点发展网箱养殖、四大家鱼分割保鲜加工,培育湖泊、水库四大家鱼分割保鲜加工产业集群,同时注意保护好饮用水源。沿淮地区的蚌埠市及滁州市的明光市,重点发展龟、鳖与低值鱼糜加工,培育以明光市女山湖水产加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沿淮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五)蔬菜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2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蔬菜400万吨,加工率达到25%以上。
 
  ——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城郊保供蔬菜、皖北和沿江棚室蔬菜、皖南和大别山区高山蔬菜、沿江沿淮沿巢湖水生蔬菜、黄山和九华山旅游蔬菜等五大优势产区。强化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设施蔬菜。加快蔬菜检测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科技兴菜水平,增加精细高档蔬菜比重。打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以“长三角”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配送、直销、专卖。推进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清洁化加工,做大“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和绿色、有机蔬菜品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蔬菜冷藏、保鲜、速冻、脱水菜加工,不断提升产品加工档次,加快技改和新产品研发,发展蔬菜汁、蔬菜粉、冻干蔬菜、调理蔬菜和膨化蔬菜等精深加工。
 
  ——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皖北脱水蔬菜和罐装蔬菜、皖江速冻蔬菜和腌制蔬菜、皖南和皖西南食用菌及森林蔬菜三大加工区。支持铜陵生姜等特色农产品蔬菜基地建设,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形成特色产业群。着力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企业技改和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取得进展。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蔬菜品牌,形成蔬菜地理商标建设与管理体系。重点支持一批国家级、省级蔬菜龙头企业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和出口创汇。培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芜湖市、马鞍山市蔬菜产业集群,合肥市、宣城市蔬菜深加工基地及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培育皖北亳州市等蔬菜产业集群。
 
  (六)水果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形成年产30万吨水果加工能力。
 
  ——发展重点。发展水果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提升水果生产技术,加强水果质量安全体系与可追溯制度建设。发展特色鲜食果品基地和城郊休闲观光水果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水果贮藏保鲜及深加工。重点加大水果加工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果汁的营养与口感;支持水果销售渠道体系建设,健全产地批发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水果地理商标与管理体系建设,打响水果及其加工品知名品牌;重点发展干鲜水果精深加工,利用砀山、萧县及怀远等地水果资源,重点开发浓缩果汁及果汁饮料、天然果肉原汁、罐头等产品。
 
  ——区域布局。水果加工专用原料基地主要布局在黄河故道及其泛区的砀山、萧县。水果加工主要布局于安徽北部的黄河故道,以砀山、萧县为主,兼顾六安、霍山等地,重点培育砀山和萧县水果加工产业集群。
 
  (七)中药材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5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和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各1个,年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240万亩,年加工中药饮片30万吨,成为国内主要特色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支持亳州中药经济区域发展,巩固扩大亳州“药都”优势,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规范亳州中药饮片生产和中药材市场。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形成药材生产—药材加工—中成药产品链,促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中药饮片及相关产品生产集群。支持皖西、皖南中药材产区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的规范化种植。稳步发展中药饮片,鼓励开发浸膏和高纯度提取物、小包装饮片,扩大亳州药都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作用。鼓励利用地道药材开发新药及保健品和药膳、药浴、药物化妆品、兽药、农药等。注重品牌建设,配合开展商标注册、名优产品、地理标志等工作,将分散零星的生产种植和市场规模整合起来,形成亳芍、滁菊、黄山贡菊、铜陵凤丹、霍山石斛、宣木瓜、宁前胡等全国知名品牌优势。积极构筑安徽现代中药研究创新体系,不断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步伐。
 
  ——区域布局。以亳州市为中心,重点发展亳州现代中药饮片加工集群。以马鞍山、宣城、黄山、芜湖、铜陵等市为中心,发展沿江中成药加工集群。
 
  (八)棉花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4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个,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5家。棉花种植面积9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600万亩以上。
 
  ——发展重点。形成皖北与沿江两大棉花优势产业带,提高棉花单产,提升棉花质量,消除“三丝”。鼓励发展棉花种植合作社,形成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合理机制。构建棉花纺织、印染、服装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棉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沿海地区棉花产业链的整体转移。提升棉花加工、包装技术,重点生产大包棉。加强棉籽、棉秆等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棉产品利用率。
 
  ——区域布局。皖北产业带主要包括宿州、亳州、阜阳等市,沿江产业带包括安庆、宣城、芜湖等市。重点培育沿江棉花产业加工集群。
 
  (九)茧丝绸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8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亿元的20家。生产鲜茧3.25万吨,白厂丝8000吨,真丝绸缎5000万米,成为全国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和丝绸生产加工基地。
 
  ——发展重点。大力推进茧丝绸产业化,加大丝绸产品开发力度,应用高新技术提升丝绸加工水平,实现茧丝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强化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扩大优质茧丝生产能力。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开拓丝绸产品国内外市场,扩大丝绸产品消费。
 
  ——区域布局。以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阜阳市为三个集中区,积极培育丝绸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茧丝、丝绸面料和丝绸制品,形成以阜阳、广德、绩溪、泾县、霍山、金寨、歙县、黟县、岳西、桐城、青阳等地为中心的优质茧丝和丝绸加工基地。
 
  (十)茶叶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140亿元,茶叶总产11万吨以上。茶园面积达2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90万亩以上,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稳定在10万亩和3000吨左右。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个,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4家。
 
  ——发展重点。加强茶叶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积极开发绿茶清洁生产加工技术、机械制茶技术、传统名茶制作工艺、新型茶饮料开发技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品牌建设,依托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屯溪绿茶等,加强茶叶品牌整合,打造知名茶叶品牌,形成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地理商标。提高科技创新和质量安全水平,注重茶叶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为发展绿色、有机茶叶奠定优良的环境基础。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等地开设安徽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提高茶叶市场营销水平。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茶农成立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发挥茶文化在推动安徽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域布局。重点布局于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茶叶带上,主要生产绿茶、红茶与各种功能保健茶。在黄山市发展黄山毛峰加工集群、太平猴魁茶加工集群、祁门红茶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眉茶出口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品牌。在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金寨县发展茶叶生产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六安瓜片品牌。在石台县发展茶叶加工产业集群。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郎溪十字铺重点发展绿茶,重点培育出口茶叶产业集群。在泾县、宁国、绩溪、岳西、潜山等县(市)重点发展高山有机茶生产。
 
  (十一)林特产品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15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6个,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年产值超亿元省级龙头企业200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超10亿元的20家,超5亿元的50家。
 
  1.林产业。到2015年,实现林产品加工产值1200亿元,各种人造板生产及其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木浆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培育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6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县(市、区)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20家。
 
  ——发展重点。依托资源优势,沿江、江淮地区重点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木浆造纸。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重点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以及不同密度纤维板、拼接板和竹类复合板材、柳编生产,利用林中的食用菌、蕨类、野山笋、茯苓、石斛、西洋参等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蔬菜、森林食品、森林药品和保健品。沿淮及淮北平原区重点发展杨树胶合板、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和拼接板生产。“十二五”期间规划在沿江和皖北地区各新建一批年生产能力超20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人造板大型企业。加强林产化工研发,重点开展高性能活性炭、竹炭、竹质活性炭生产工艺,利用松节油深度加工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如无害生物农药、松香树脂涂料、造纸胶料等。
 
  ——区域布局。皖北平原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市):加快杨树和经济林基地质量提升,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抓好林下经济开发,重点发展以杨树为主的林板、林纸一体化工业,同时以苹果、梨、石榴、香椿、杞柳等“名特优”经果林基地以及精深加工为重点,发挥区域优势,在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和野生动物繁育和利用方面实行突破,形成我省林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森林生态旅游基地。
 
  沿江城市带承接转移产业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加快各类工业原料林、竹林和油茶等高效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木竹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重点支持木竹资源综合利用,巩固和扩大现有林产工业企业规模,丰富产品结构,促进林林纸、林板一体化进程;加速特色经济林、木本药材、木本油料、木本粮食及生物质能源基地及其系列深加工体系的建设,加快林下种植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产业发展,打造皖中及沿江优质苗木花卉产业群、沿江林产工业及木竹深加工产业群、特色森林食品产业群、皖西南林纸一体化产业群、皖西和皖南森林旅游产业群。
 
  黄山和六安大别山区(包括黄山市全部以及六安市金寨、霍山和裕安区):积极合理地利用比较丰富的山区林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竹林和和油茶等“名特优新”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木竹资源和经济林产品的深加工,积极发展中密度纤维板、竹材胶合板、竹地板、强化地板、竹木复合集成板、竹炭、竹藤、竹工艺品等木竹加工业,努力建立和推进以木材综合利用、林化产品及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加快林下种植养殖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产业发展,积极开发森林药材和森林食品等,深度开发森林休憩养生产业。
 
  2.油茶产业。到2015年,全省油茶产业年产值120亿元,年产茶油12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建设一批油茶采穗圃和良种苗木生产基地,油茶林面积发展到200万亩。
 
  ——发展重点。着力新建和改建油茶基地,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均衡发展的原则,建设油茶良种选育及繁育基地。重点培育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油茶加工企业到油茶主产区建设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以省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组建省市县三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队,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加强油茶种质资源库和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油茶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我省油茶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
 
  ——区域布局。区域布局:在最适宜栽培油茶的黄山市黄山、徽州、黟县、歙县、祁门和休宁,宣城市的郎溪、绩溪、泾县、旌德、广德、宣州和宁国,安庆市的枞阳、宿松、岳西、桐城、怀宁、潜山和太湖等20个县(市、区),优先发展油茶基地和加工产业集群;在较适宜栽培的池州市贵池、石台、青阳和东至,六安市的金安、裕安、金寨、舒城和霍山,巢湖市的居巢、庐江和含山,芜湖市的芜湖、南陵和繁昌等15个县(区),重点发展油茶基地和培育龙头企业。
 
  (十二)其他产业。
 
  到2015年,烟草、皮革、酒和饮料以及造纸产业等实现加工产值750亿元。
 
  三、抓好关键环节
 
  (一)抓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实现资源共享,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围绕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推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整体效益。以县域产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重点加快物流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聚集,带动仓储、运输、服务等三产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制定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认定和考核标准,每年认定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二)大力承接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牢牢把握省级、市级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和各县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容的契机,承接农产品加工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充分利用“三大农展”平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突出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引进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承接粮油、畜牧、果蔬、棉花、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企业。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步伐。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重大机遇,结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步伐。突出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技术进步。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快技术改造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应用和重点农产品加工制造关键性技术装备的应用,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制造装备技术水平。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制造系统进行重组和更新换代,优化生产操作流程,加快工艺流程升级。重视研发适宜加工或深加工的农产品品种,加快产品升级和品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扶持资金。省财政随财力增长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重点对龙头企业进行贴息扶持。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三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跨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统筹安排有关重点支农项目布局。把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建立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的工作协调机制。四是省财政安排三大农展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拓展市场,促进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有机衔接。
 
  (二)强化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是争取中央投资政策。把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争取国家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支持。二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861”行动计划。三是加大税收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税收政策。依法运用减、免、缓税手段,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对重点龙头企业确定专门联络人员,开通“一对一”税企联系直通车,做到特事特办、随到随办。深入开展税收政策调研,根据不同产业、企业特点,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税收政策。四是加大用地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大项目用地,农村土地整治中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依法依规优先用于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将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复垦整理成园地,经认定达到耕地质量标准的,可视同补充耕地。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由耕地改为其他农用地,经国土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或者轻度破坏易于恢复的耕地,在保证按要求予以恢复成耕地的前提下,允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用耕地建造温室大棚和临时性畜牧场、饲养场及塘底未经固化的简易水产养殖场,发展高效农业。
 
  (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大信用担保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机制,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支持各市县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用于增加担保机构的国有资本和降低担保费率,引导和鼓励现有担保机构积极开展涉农担保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机构网点,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合作制银行扩大机构网点覆盖面,加快农村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组建步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根据龙头企业的经营特点,完善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订单、保单、仓单等质押贷款,推广林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贷款,开展出口退税凭证质押贷款试点。三是创新融资方式。支持龙头企业首发上市、上市后再融资或债券融资。确定一批重点农业上市后备企业,扶持与帮助企业实现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利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推动期货业经营机构在信息咨询、保值方案、交割服务等方面为涉农企业提供专业的特色服务。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联贷联保等方式,建立联保基金,增加银行信贷。积极举办银企对接会和网上金融超市等活动,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银企对接,建立融资协商长效机制。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十大主导产业为基础,以行业排头兵企业为依托,瞄准国内同行业领先企业和知名品牌,集中整合、培育、扶持、推介一批“皖”字号农产品品牌,每个主导产业培育1—2个全国知名品牌。提升安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引导龙头企业增强名牌意识,有计划地选定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中国知名品牌,指导龙头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商标运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力度,推行“龙头企业+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商标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构筑安徽名特优交易平台。依托安徽农网、安徽农业信息网、安徽农业产业化网和各类信息平台,支持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网上贸易。
 
  (五)提高龙头企业原料保障水平。围绕龙头企业的需求,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含专用原料)建设。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支持皖北地区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优势农产品集中区兴建生产基地。以实施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为契机,突出抓源头、抓标准、抓监管,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和应急处理机制,支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国际标准采标力度,加快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六)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完善产学结合培训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为龙头企业培养和输送紧缺的高级管理、技术、营销等人才。以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体系为重点,提高农民工在龙头企业的就业能力。强化龙头企业培训责任,将农民工培训纳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积极探索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的办法,完善龙头企业与院校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落实龙头企业各类培训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依托龙头企业和院校开展的龙头企业所需人才、农民工培训进行协调和指导,根据行业特点和龙头企业人才、用工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实施行业培训项目。
 
  (七)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迅速规范一批、努力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多主体培育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把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初级加工水平,作为“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点内容,全力加以推进。重点抓好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使具备农产品初级加工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50%以上。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和吸收基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产品、劳力、资金参股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适当反哺农民,提高农民收益,实现农企“双赢”。指导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代表和协调的职能作用,提高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维护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八)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牵头部门、一个规划、一套办法”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牵头部门与行业排头兵龙头企业的对口联系制度,协调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增强工作推动的合力。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建立动态的监测和统计制度,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各产业牵头部门要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产业的发展规划。农业、财政、发展改革、税务、工商、国土资源、电力、金融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搞好服务,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