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信息网

关于印发全省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川经信办农加〔2013〕7号)

时间: 2023-02-21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饮料产业,对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满足消费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四川省优势产业培育方案(2013-2017)》,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现制定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单位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文号 川经信办农加〔2013〕7号
发布日期 2013-01-25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未知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备注 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27/10729/2013/1/25/10246213.shtml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现将《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同时转发《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2013年工作要点》(农办企〔2013〕1号),请结合本地实际,一并抓好落实。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月25日

 
  附件:
 
  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工作安排
 
  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是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饮料产业,对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劳动力就业,满足消费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四川省优势产业培育方案(2013-2017)》,现制定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消费升级、精深加工、创新引领、食品安全的总体要求,依托资源禀赋,做大做优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开拓本地、国内和国际市场;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合作;下大力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食品饮料产业基地。
 
  二、预期目标
 
  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比2012年增长17%,销售收入8850亿元,比2012年增长16%。食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50亿元,比2012年增长19%,销售收入5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18%。
 
  三、工作任务
 
  (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启动我省主食工业化发展工作,促进我省主食工业化产业发展。以主粮加工、肉食品加工、泡菜及川菜调味品为主要领域,着力发展米、面、小杂粮等方便速食产品和肉、菜深加工佐餐配套食品。以创建全国主食工业化示范企业为抓手,积极研究制定和争取有关扶持政策,将主食工业化工作列入《四川省优势产业培育2013年实施计划》。着力培育5-6家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主食工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食品配套加工企业发展,力争2013年全省主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
 
  (二)加强重点产品培育。继续支持冷藏鲜冻肉、白酒、啤酒、精制茶、饲料、泡菜、川菜调味品和食用菌等7大重点产品龙头企业培育,力争从产量、经济规模、品牌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促进上述重点产品进一步发展。以销售收入计,2013年肉制品加工业达到900亿元,白酒达到1600亿元,精制茶达到150亿元,泡菜和川菜调味品达到300亿元。
 
  (三)推动集群发展。坚持产城一体,继续支持郫县安德镇围绕川菜调味品行业,成都-雅安-乐山川西、川南围绕名优茶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开发川菜系列调味品,优质绿茶、特色边销茶、茶食品和茶叶内含物提取物为链条,引进、培育关联生产企业,完善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功能,设立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四)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引领,结合“两化互动”工作成效,组织开展新一批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示范企业要突出两化深度融合和对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基地要突出促进“两化互动”成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贡献。
 
  (五)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加大对食品饮料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以郫县豆瓣产业为试点,组织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抓紧完成《豆瓣产业清洁卫生生产标准及现代化改造》课题研究,制定符合未来食品安全发展趋势的质量标准、生产规范等系列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在食品工业行业示范推广促进行业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重点产品培育和企业品牌创建工作有机结合,以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制订的争创国家名牌产品、省名优产品的有关政策为激励,组织我省列入重点产品培育计划的10个省级名牌产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七)加强行业管理,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四川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扩大行业覆盖面,全面深入推动企业建标工作。全省新增50家食品饮料企业通过CMS评价。筹建和开通诚信信息平台。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和治理整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八)加强行业运行分析和研判。组织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分析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判“十二五”后半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为调整和改进工作提出预案。加强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乡镇企业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进一步做好农产品(猪肉)加工监测、预警和分析工作。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2013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乡镇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13年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农发〔2013〕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中心工作,以紧贴“三农”、转型提升为核心推进乡镇企业质量效益稳步增长,以优化布局、创新发展为重点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以规范管理、公共服务为方向突出打造休闲农业新亮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进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发展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思路
 
  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围绕发展大局找准切入点、围绕重点工作抓好统筹设计、围绕工作落实提高执行力、围绕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做到工作方案化、方案措施化、措施责任化,进一步巩固平台、拓宽领域、创新发展,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乡镇企业方面要抓好政策落实、改善农民创业环境、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强化服务保障,在实现“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再立新功。农产品加工业方面要狠抓初加工环节、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加快领军企业培育、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指导服务,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担当重任。休闲农业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品牌建设、营造发展氛围、拓展工作领域,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做出贡献。自身建设方面要坚持稳健、实干、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务实型、和谐型机关建设,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创新、比贡献的良好风气,靠人才干事创业,靠事业成就人才。
 
  三、工作重点
 
  (一)关于乡镇企业方面
 
  1.优化农村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认真履行国务院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成员单位职责,完成好国办函〔2012〕141号文件所明确农业部牵头和参与的任务,重点做好培育农村二三产业小型微型企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工作。加强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政策措施。总结乡镇企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新经验和新举措,探讨乡镇企业以工哺农、村企互动新模式,培育一批村企和谐发展新典型。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社会关注、多方协同、探索创新新时期乡镇企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2.促进农民创业。以增强政策针对性为目标,争取国家扶持创业政策惠及农民。围绕农民创业的基本途径、产业类型、基础设施、人才能力等方面,总结推广农民创业模式。加强农民创业培训,继续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创业指导师和辅导师培训工作。加强典型培育,宣传推介一批基础设施条件好、服务功能完善、创业成功率高的全国农民创业示范典型。
 
  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坚持以投资贸易、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为重点,进一步拓展领域、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合作交流平台。举办第十六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围绕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等“六位一体”,着力提升办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支持湖南、新疆、海南等省区举办区域性特色加工农产品市场推介活动。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品“进城入市”工作,以“建设平台、完善机制、均衡权益”为原则,先期开展进京试点,为京外特色农产品加工品进军都市创造条件。采取“先国内后国外实训”模式,继续举办国际贸易职业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农产品加工业外经人才培训班。加强与东盟、欧盟等国际组织合作,举办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推介会和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等活动。
 
  4.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加工产业基地。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及时提出、落实乡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扶持政策,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引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禁止使用粘土砖工作,引导乡镇企业推广生产和使用新型墙材工作。
 
  5.加强融资、培训等公共服务。举办西部地区乡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挂职培训班,落实援疆、援藏及扶贫和西部开发相关任务。推进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乡镇企业相关工种考核鉴定,加快农产品加工生产能手的培养。推进乡镇企业人才和培训工作,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指导乡镇企业系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与深交所中小企业培育委的沟通、合作,联合举办涉农企业证券融资培训班。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促进金融服务。
 
  6.组织开展乡镇企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不断增强系统的凝聚力。及时抓住热点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收集、分析、预测,做好乡镇企业运行分析和月、季、年报及报表的修订、审批备案工作,开展年报汇总和布置工作。组织地市级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人员培训,强化调查直报点和直报系统管理。
 
  (二)关于农产品加工业方面
 
  7.认真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坚持完善制度、阳光操作,强化服务、加强督导,确保初加工设施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会同财政部制定印发《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和《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技术方案》,督促各地加快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审核各省区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按规定程序组织项目申报、审批、验收和信息录入等工作。编印培训教材,举办覆盖所有项目实施县市的技术培训班,指导各地开展好技术方案本地化设计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加大对初加工领域科研成果、各地成熟适用设施的筛选、论证力度,进一步补充完善补助设施类型和规格。加强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交流,深入尚未实施项目的省区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先行先试工作成果。统筹抓好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农产品产后减损,加强初加工设施建设的社会氛围。
 
  8.稳步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扩大试点范围,实现“九个一”:加大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一个主食工业化的理念;加强部门联动、多方协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国家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支持,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研发一批技术装备;组织开展展示交流、技术推广活动,促进企业与科研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推广应用一批技术设备;加快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一批标准;在10个省(区、市)扩大试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启动“主食加工业精品之窗”平台建设,宣传推介一批主食精品;总结一批成功营销模式;重点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9.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作用。坚持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攻关、专业化发展、创新应用”为方向,全面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争取将共性技术平台、集成中试线等纳入基本建设项目,以改善研发条件、加强联合攻关为重点,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规划。优先推荐有条件、有实力的研发分中心承担公益性行业科技等项目。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研发应用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新技术、新成果。挖掘、甄别、筛选成熟适用共性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向中小型加工企业、农户和合作社推广。加强研发体系内外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培育一批领军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
 
  10.切实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坚持“数据汇总与分析研判同步、决策参考与行业引导并重”的原则,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农产品加工分行业、分品种的动态监测和定期分析,对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实施预警发布,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行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权威信息渠道,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协作配合,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拓宽统计数据和信息采集渠道,加强分析队伍建设,努力推动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编制完成《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
 
  11.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以拓宽来源渠道、加强先行先试、建设技术储备库等为重点,创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在粮油、果蔬、畜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领域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科企对接活动;组织筛选、编制农产品加工共性技术操作手册,面向农户、专业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围绕特色果品产地贮藏、特色农产品产地干燥技术进行先行先试,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提供技术储备。
 
  12.推进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化工作。跟踪CAC、ISO等国际标准组织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贸易国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变动情况,为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我国农产品加工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标准技术委员会的管理,编制《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8年)》。审定2013年农产品加工标准项目,开展2014年标准项目推荐与项目评审工作,提出2015年度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
 
  13.加强农产品加工行业科技项目管理。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参与项目监督检查、年度评议、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效推进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共性关键环节,研究提出2014年行业科技项目建议。
 
  (三)关于休闲农业方面
 
  14.加强规范管理。通过政策、标准的制定完善和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工作引导,推动适宜地区按照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发展。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各方支持,制定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修改完善休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加快标准化建设。联合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继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创建过程,规范创建标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5.强化公共服务。继续以公共服务信息“进城入户”工程和人员培训为抓手,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的服务。进一步完善“魅力城乡”网站系统功能,增加入库信息,加大宣传推介,有效衔接供需,扩大平台影响。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加强多层次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16.开展品牌培育。以打造一批示范带动力强、在消费者中影响面广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为目标,启动实施休闲农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在全国选择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集聚村或休闲农业经营点,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进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农耕文化挖掘和宣传推介工作,努力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新样板。继续开展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
 
  17.发掘农业文化。以发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为重点,探索完善农业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对达到要求的候选项目组织实地考察,认定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度,带动农业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18.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推介活动和舆论宣传,扩大休闲农业整体影响,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开展中国美丽田园寻找推介活动,向公众推介一批景致独特、场面宏大的农事景观;联合CCTV7开设《美丽乡村行》专题栏目,专题制作52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节目。委托中国报道制作10期《梦回田园》纪录片,深入挖掘各类典型,宣传休闲农业的特色。
 
  四、有关要求
 
  19.加强学习型系统建设。坚持向基层实践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把握工作规律,努力营造好学深思、乐于实践、开拓进取的行业风气。深入研究二三产业重大问题,每个处室要围绕重点工作确定1-2个课题,每位干部每年要写出1篇以上有份量的研究报告。
 
  20.加强创新型系统建设。牢固树立创新的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智慧,学习总结各地发展二三产业的典型经验,认真总结提高,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办法,形成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抓手,把开拓创新的精神贯穿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形成行业特色,转变成全系统的行动。
 
  21.加强服务型系统建设。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充分运用本系统现有的网络信息、融资培训、监测预警、研发体系等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基层、企业和农民开展政策、技术、信息服务,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服务水平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
 
  22.加强务实型系统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部党组有关规定,切实改进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实干解决问题,靠实干推进发展。每项重点工作都要做到事先有谋划,事中有落实,事后有总结,干一件成一件,真正取得实效。大力加强体系和队伍建设,把促进事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结合起来,增强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3.加强和谐型系统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上下联动,整合各方力量,发挥整体功能。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的方针政策及各地的典型经验,进一步营造政策扶持、舆论关注、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工作程序,严格工作要求,规范资金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程序明确、监督有力、务实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标签: 农产品加工 饮料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返回顶部
Baidu
map